2025/10/16

正向心理學(4/5):正向心理學演進的三波浪潮


正向心理學是一個充滿活力、不斷演進的科學領域。自1998年正式誕生以來,它的發展經歷了三波浪潮(Three Waves),展現在理論深度、研究廣度與自我反思上的躍升,讓我們對人類幸福感的理解 33不斷的完善與深化。


4.1 第一波浪潮:確立「正向」之名

第一波浪潮始於1998年賽里格曼的初始倡議,這個階段的核心議題是為正向心理學在學術界「正名」,確立對人類積極面(如幸福、樂觀、性格強項)的科學研究作為一個學術事業的合理性與重要性 33。這個時期的論述有一個特點,作為對傳統心理學「病理學模式」(thesis)的「反論」(antithesis),支持正向心理學的論述通常帶有鮮明的立場,有時甚至採取了一種兩極化的論述方式 41

在這個階段,學者們致力於定義、測量與推廣那些被視為「正向」的心理構念,並嘗試與被視為「負向」的心理狀態(如憂鬱、焦慮)明確的區分開來 43。這麼做的主要目標,是填補心理學知識過去被忽略的空白,來證明研究「生命中美好的事物」同樣具有科學價值。前一部分介紹的基礎理論:PERMA模型、心流理論、VIA性格強項分類以及擴展與建構理論等奠基的工作,都是在這一波浪潮之中孕育和發展的。第一波浪潮的成功,在於它將心理學的焦點從「哪裡出了錯」擴展到「哪裡做得對」,為「正向心理學」在學術專業中爭取到一席之地,也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5


4.2 第二波浪潮 (PP 2.0):擁抱辯證

隨著第一波浪潮的發展,各方的批評聲浪開始陸續出現。批評者指出:過於強調「正向」而排斥「負向」,可能會導致一種過於簡化的世界觀,甚至催生出「正向的暴政」(tyranny of the positive),讓個人在面對無可避免的痛苦或掙扎時,反而感到不必要的內疚 33。第二波的正向心理學演進,又被稱為「PP 2.0」,正是對這些批評的深刻回應與自我修正 33

這一波浪潮的核心特徵是擁抱「辯證」(dialectic)思維,對幸福的本質進行更為細緻與複雜的探討 43。正向心理學的學者們承認,豐盛的人生並非沒有痛苦與黑暗,而是同時包含光明與陰影的交織與互動。

PP 2.0 的核心觀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:

  • 「正向特質也可能有負面意義」 (Positive can be negative): 那些一般被視為正向的特質,在特定情境下也可能產生負面效果。例如,過度的樂觀可能導致個人低估風險,從而做出魯莽的決策;過度的堅毅可能等同於頑固,而使人錯失改變的契機 43

  • 「負面經歷也可能有正向價值」 (Negative can be positive): 那些通常被視為消極的情緒與經歷,也可能具有重要的適應性價值,甚至成為成長的催化劑。例如,焦慮可以提醒我們潛在的威脅,並促使我們做好準備;悲傷有助於我們處理失落,並重新評估生命的優先順序;經歷創傷後的內在掙扎,有時能帶來「創傷後成長」(post-traumatic growth) 43

第二波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載寶Paul Wong)等人,王載寶試圖將存在主義心理學對人類苦難、死亡與意義等終極議題的深刻洞察,與正向心理學相結合 43。PP 2.0 提出,苦難不該單純的被視為是需要被克服的障礙,而是通往深刻幸福與豐盛的必要途徑 33。這種更為成熟與平衡的觀點,標誌著正向心理學從一個單純的「快樂學」轉向為對更完整人性的探索。


4.3 第三波浪潮:超越個人

在正向心理學經歷過第二波的演進,深化了對個人內在經驗複雜性的理解之後,第三波浪潮則將視角進一步擴展,超越個人心理的範疇,開始系統性地關注更廣泛的脈絡。這一波浪潮是對另一項批評的回應:早期的正向心理學研究過於集中在西方、受過良好教育、工業化、富裕和民主WEIRD)的社會背景中,其理論可能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與西方中心主義偏見 48

正向心理學的第三波演進,主要特徵是擁抱多元性,並在多個層面上進行「擴展」(broadening) 41。其核心轉變包括:

  • 系統性的視角 (Systems-Informed Approach):個人的幸福並非孤立存在,而是深深地嵌入在各種社會系統之中,如家庭、學校、組織、社區乃至整個社會文化 40。因此,要促進幸福感,不僅要改變個人,更要關注和改善這些系統的運作方式。

  • 跨文化與多元文化視角 (Multicultural and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s):第三波浪潮積極地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對「幸福」、「美好生活」以及「性格強項」的不同定義與實踐方式 40。它試圖擺脫「一體適用」的模式,發展出更具文化敏感性與包容性的理論與介入措施。例如,集體主義文化中的幸福感可能更強調人際和諧與家庭榮譽,而非個人的成就。

  • 跨學科的整合 (Interdisciplinarity):為了更全面地理解幸福感這個複雜的現象,第三波浪潮的學者們積極地與其他學科進行對話與合作,包括社會學、經濟學、神經科學、公共衛生學、教育學等 41。這種跨學科的努力,意圖在融入更為多元的觀點,建立關於人類繁榮的科學。

在二十餘年的時間裡,正向心理學經歷了三波的演進,清晰地展示了正向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由出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。從最初確立自身合理性的鮮明立場,到接納內在矛盾與複雜性的深刻反思,再到將視野投向更廣闊的社會文化系統,正向心理學逐步發展成為一門更為全面、細緻與具有全球視野的人類幸福感科學。


沒有留言: